我们常常感叹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,却忽视了我们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、人民安居乐业,是经历了清朝末期那个黑暗落后的旧社会阶段,才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辉煌。
今天,我带来了1860年到1946年间的珍贵老照片,这些无色的影像真实地展现了清末到民国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景象。虽然没有鲜艳的色彩,却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场景,令人目不暇接。
这些照片中,有让人感到好奇的场面,也有令人心酸残酷的画面。让我们借由这些历史影像的视角,走进那个真实而残酷的旧社会时代,感受那五彩斑斓却又沉重的众生百态,从中汲取教训,铭记历史,永远不忘那段屈辱岁月。
清朝末年是一个极度腐朽的时代,封建礼教的种种糟粕在民间盛行。其中,缠足作为一种深刻伤害女性的封建陋习,几乎成了无数女子一生的折磨。
从这张老照片中可以看出,画面中的女性几乎都缠着小脚,尤其是前排的四位女性,脚部畸形的迹象十分明显。缠足使得站立极为困难,故她们大多选择坐着。这应当是一户大户人家的妇女,而后排站立的两位则可能是家中辈分较低的女性。
展开剩余85%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。1911年至1913年间的一张老照片里,人们的神情都显得沉重,不少人好奇地盯着镜头。画面中的花轿简陋,新娘子手里还提着一个篓子,显得尴尬又无奈。对于那个时代的贫苦人家而言,出嫁意味着换了个地方继续受苦,哪里还有喜庆可言?当时卖儿卖女、逼良为娼的悲剧屡见不鲜。
清末时期,清政府腐败无能,地主豪强横行霸道,外国列强又肆意侵略,百姓苦不堪言。田地荒芜,生意难做,生计艰难,结果导致大量盗贼横行。
然而,对中国人来说,饿死或许是小事,最怕的是失去尊严。越是饥荒严重,百姓对小偷的厌恶越深。清政府严厉打击盗窃行为,抓住的小偷无一幸免,百姓也是一样。
这张照片展示了一个犯人正被打板子的场景,裤子被脱下,显然将遭受惨痛刑罚,旁边还有一位战战兢兢等待受罚的犯人。
照片中的人物主要是分布于台湾省的高山族原住民,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穿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。高山族指的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九个原住民族群。
除了台湾,高山族的身影也出现在福建、浙江等沿海地区。在荷兰、西班牙殖民者以及美日侵略者侵袭台湾时,他们勇敢抵抗,保卫了祖国的土地。
一位年轻的女戏子身穿华丽戏服,手持戏剧道具,定格了这张跨越百年的照片。正是靠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,我们才能继承至今丰富的戏剧文化遗产。
每个时代、每代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信念,而爱国精神始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。
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外敌勾结,令百姓苦不堪言。义和团应运而生。这张在天津拍摄的老照片中,义和团成员被美军第六骑兵师围捕,场面紧张而令人震惊,照片似乎是为了炫耀其胜利而拍摄的。
义和团虽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,初衷良好,但其后续行为却极为激烈甚至令人难以理解。
清末时期,摄影技术尚未普及,加之战乱,宫廷中的老照片更为稀少。有人曾试图一睹宫中达官贵人的容貌,发现皇帝身边的女子多不出众,甚至相貌平凡甚至丑陋。
然而,婉容皇后是个例外,她留下了许多照片,每一张都美艳非凡,远超其他宫女。
这张老照片摄于广东省一家小饭馆,画面中人们席地而坐,热火朝天地吃着饭菜。伙计们忙着不断给他们添面食。
在那个年代,劳累一天后能坐在这样的小铺子里吃上一碗热面,实属难得的幸福。
北京某青楼内,两位富商正在用餐。一边有人拉小曲,一边有人为“姥爷”捏肩,还有人喂食。如此奢华的享受,普通百姓一年工资恐怕难以负担。
这些地主豪绅,最终压榨的还是普通民众的血汗。
这位来自香港的店主被拍照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他的“枯鱼店”生意红火。因为卖的是干鱼,不用担心卖不完后腐烂。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,开这样一家店铺是非常吃香的。
一张1922年的老照片中,一群中国人成功捕获一只豹子,大家兴奋地合影留念。照片右侧一位男子腰间挂着子弹和枪械,显示出他们非同一般的身份,多为有钱人。
北京城无论何时都是全国人流汇聚的中心。1901年的这张照片中,一个商队带着骆驼驮运货物进城,未知他们此次来北京是进行怎样的交易。
据说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当年军阀阎锡山的部队,几人站在一座建筑前站岗,两人蹲坐注视大炮方向,一人面带笑容望向镜头。房屋周围应是战壕纵深,体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。
香港的迅速崛起使其成为全国多个城市中经济发展的翘楚。中环的街景人来人往,商铺林立,活力四射。
从那个旧社会到今天,短短一百多年,我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彻底摧毁了两百多年前的封建礼教,生活在一个公平自由的社会,安居乐业。
绝对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和革命先辈的血泪牺牲,要铭记国耻,坚定前行的步伐!
发布于:天津市石家庄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